返回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第253章 家里家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最新网址:m.qianyege.com(千夜阁)

    要是谭震说自己真的没有从政的意愿。

    还是想做点小生意,过着得过且过的普通人生活。

    估计肯定会被乡下的叔伯长辈骂个狗血淋头。

    在他们眼里,吃公家饭,从政做官才是正途。

    从古至今,“士农工商”的排序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商人在老一辈人眼里就是低贱的职业。

    不是迫不得已不会选择走这条路。

    既然是“状元莅临”,自然要“光宗耀祖”!

    谭震和大堂哥还有谭华都被带到了村里的谭家祠堂。

    小山村里面积小,地方有限,没有办法建一个大的祠堂。

    谭家就在村里的后山凑钱建了一间房子,充作谭氏宗祠。

    谭氏家族真正的宗祠还是在山上的谭家村。

    就在谭震从乡政府下山的公路边。

    那里才是谭氏家族的大本营,有上百户谭家人在此居住。

    谭震爷爷一家当年也是从谭家村搬出来的。

    听说过几天还要到谭家村去拜祭祖先。

    在一阵鞭炮声中,谭震作为“状元”率先祭拜。

    祭台上面供奉着谭氏祖先的牌位。

    谭震先是一个三叩首,接着再上香。

    又一个三叩首,才算是完成。

    然后大堂哥和谭华也是依葫芦画瓢照样操作了一番。

    最后是整个谭氏家族的男性成员都在祠堂叩首祭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由于祠堂实在太小,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很多人也只有在祠堂外面祭拜。

    谭震对这种农村的习俗很不以为然。

    但是中国的百年传统向来如此。

    他也不得不强装笑颜,像一个木头人。

    在长辈们的敦敦教导中,接受他们的摆布。

    对“状元”感兴趣的不只是谭氏宗亲,还有乡中学的领导。

    乡中学高中部这几年每况愈下,已经好几年没有出过大学生了。

    至于初中部,也只是侥幸考上几个中专生而已。

    这种情况也导致许多家长纷纷将孩子转移到其他学校。

    毫无疑问,一个没有升学率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

    家长们含辛茹苦的把孩子送到学校,自然是希望有所收获的。

    “望子成龙”虽然听起来有点庸俗,却是学生家长的殷切期望。

    乡中学去年的高考颗粒无收,据说连中专生也没捞一个。

    高考毕业班也因此被压缩为两个班级,这也使得学校领导和老师大失颜面。

    听说谭震回家,学校领导立马就上了门。

    盛情邀请谭震同学去给高中毕业班的同学们鼓鼓劲。

    到底是曾经的母校,还是老家的学校,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就连大堂哥也不能免俗,也被拉来作了道具人。

    回到曾经的母校,照例是一番照本宣科的演说。

    领导的致辞,老师们的勉励,学生代表的发言,然后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学校领导的良苦用心谭震自然知晓。

    可是没卵用,这个本来就已经没落的乡中学。

    过两年就会因为那栋教学楼的坍塌解散高中部,仅留下初中部。

    彻底结束了乡中学高中部的历史。

    到时候再想读高中,就得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县中学去就读了。

    回来的几天,谭震都很忙碌,每天都要跟父母去走亲戚。

    几年没有回来,几位姑妈都有了怨言。

    私下里说老三叔发财了跑去了县城,把他们姐妹都给忘了。

    这虽然是开玩笑的话,可是也说明了亲戚之间是需要走动的。

    要不然就会变得生分,何况这都是实在亲戚。

    谭震也不得不跟着父母,每天奔波在“走亲戚”的路上。

    几个姑妈家,还有舅舅家,谭震都跟着父母跑了一趟。

    除了广东的姑妈家离得实在太远,老三叔去不了。

    其他的要去的亲戚都在腊月三十到来之前走完了。

    本章已完(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