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一家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钢铁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最新网址:m.qianyege.com(千夜阁)
    轨道难道自己老子捣鼓出火车了自己才离开两个月,没想到火车就搞出来了,这跨度有些大了吧!

    赵福祥听完不管那个工头,带着手下沿着工地内的小路往江边走去。

    赵福祥规划的钢铁厂占地极大,占据了海甸岛七分之一的面积,西面从后世海达路颐和路交汇处开始,南面至海甸河,东面至南渡江,正好将海甸岛东南角划在里面,新钢铁厂占地面积足有3平方公里,按照规划里面应该有一个选矿车间、一个生铁厂、一个炼钢厂,还有其他焦炭厂、煤气厂等等附属车间。

    如果规划的这些东西都建成,那海甸岛马上就会成为远超广东佛山的远东第一大钢铁生产基地。当然这些都是规划,什么时候建成还没有个确切时间,赵福祥自己做过估算,如果按照规划书上的都建成完毕,最快也需要十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根本没有任何人才储备的明代,想要复制基本工业规模完全是痴人说梦,就算赵志宽拼了老命培养人才,可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十年二十年的储备,那里能完成基本工业化

    赵福祥来到江边,发现这里已经变了一副模样,江边的红树林都已经砍伐,一条长长的栈桥连通到岸上,同时岸边一群工人正在岸边铺设护坡石,避免江水冲刷地基让栈桥下沉。

    赵福祥到了这里左右看了看并没看到自己的老子赵志宽,不过远处有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干什么,赵福祥看到这群人不是工匠,估计这些人都是自己老子的学生,所以走了过去看看这帮家伙到底在干什么。

    赵福祥走进一看,发现人群中蹲着一个老头,正在为这些人讲解如何铺设地基,这个白发老头正是自己的老子赵志宽。

    这处轨道已经铺设了一百多米,赵福祥发现轨道与后世的火车铁轨有很大不同,轨道本体是用木头制成,木轨道连接的部分除了正常的榫接,还是用了铁钉固定。

    赵福祥知道现在炼铁厂还没有投入生产,但自己老子这么着急上轨道系统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更何况还使用的木头,这东西能承载上千斤的车厢碾压吗

    赵志宽正给徒弟们讲的来劲,听到儿子的声音,抬头看赵福祥回来了,赵志宽起身问道:

    听到这个消息赵志宽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福祥正要显摆自己多么努力,马上想起来轨道的事情,赶紧转变话题问道:

    赵志宽瞪了自己儿子一眼,说道:

    赵志宽说完看了看地上的两条木质轨道,说道:

    其实英国在工业化刚开始的时候,也使用过硬木质轨道用于运输,动力来源也不是蒸汽机,而是马匹,后世国际火车轨道间距1435毫米正是两匹马并排的距离。不过赵志宽现在可没奢侈到用两匹马来拉车厢,所以赵志宽选择的畜力是吃苦耐劳的骡子,自然他设计的这个轨道间距就窄的多,只有900毫米。

    赵福祥听父亲责怪自己,难得的脸红了一次,笑道:

    赵志宽点点头,接着说道:

    海南岛上是不缺煤矿的,距离琼州府没多远的长昌煤矿在唐代就开始出煤,现在海甸岛上的煤炭都是来自长昌煤矿。因为赵福祥采购的数量很大,当地的煤矿主每逢过节还给赵福祥送了不少野味,生怕丢了这个大客户。

    赵志宽还怕自己这个儿子不懂什么是无烟煤,还解释道:

    听自己老爹这么说赵福祥才想起来,长昌煤矿的煤确实不适合炼焦,穿越上就已经写了,长昌煤矿的褐煤只适合做肥料与燃料,整个海南岛上的煤矿也没有上好的无烟煤。

    赵福祥想了想如果要想弄到好的无烟煤,只能去越南的鸿基煤矿抢了,他记得上写的也是去开发了鸿基煤矿才解决的炼焦问题,不过现在赵福祥手头没有海军,军队也不成规模,怎能打得过越南的地方武装看来还需要继续去大陆上采购了!

    为您提供大神有限无敌的《明末一家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一百七十章钢铁厂免费阅读.

    本章已完(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