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杀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第三章 不太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qianyege.com(千夜阁)
    当小六子对出这对子时,大伙儿都很惊奇的看着他,都在想知道他是如何对出来的?何先生也好奇地帮着腔问着话:敬轩,你是如何想出来的?小六子傻傻一笑说道:当先生刚说出枣得枣时,我就已经知道如何对了。只因为先生说枣得枣这事时,那肯定是想到了石桥那边的一片枣树林;同时,而我也想到了的是自家娘亲每天在河边洗衣浣纱的样子。

    哦,那么快就想到了,那为什么不说呢?何先生说道。我只是在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更好一点的对子可以对上,选择更加好一点,贴切一点的;以免让先生失望。何奈何心中暗喜,这可真是一颗玉树种子。

    腊月里,由于年关的缘故,驿馆显得格外繁忙。张六艺字游御,取的是四下奔走已御长车之义,他和隔壁的朝二哥朝大风是一对难兄难弟,闲起来是两个人是对头,忙起来两个人相互搭把手。今年的巡城马跑得格外有点忙活,驿管管事张大彪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只好向县太爷请来马巡城马爷来搭手,这马巡城马爷可是本县的一大能人。马巡城马三爷是定边县的老人了,不论是换了几茬县令,都对他那是仰仗不已。此人三教九流无所不精,各门各道的技巧和暗门暗语样样精通,游走于四县八郡,人面极其开阔。虽然是一副八面玲珑的人物,但是办事说话从来不走“水路、油字”,还是一个经年靠谱的人。

    “哎哟!爷,您今年给我们驿馆里抬抬手,来年我们驿馆也给您帮衬、帮衬。”说这话的是驿馆管事张大彪,本来是一句没心没肺的合头语,哪知道居然成了一句合签的谶语。驿馆里安排着两个快手张六艺和朝二哥跟着马爷,这马巡城也是坐不住的主儿,每天早上吩咐一声就出去晃悠去了,和原来没啥两样。好歹两人是熟手,所以不用吩咐,都知道自己自行干事儿。平日里驿馆的事儿有多有少,张六艺和朝二哥两人都是轮流出去送信跑驿。每到年关时两人一并出去,一并回来,从无二致。这跑远路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顺带一些私物进行买卖交易,已经是驿馆里公开的秘密。不仅本县如此,别地的跑驿有混的极熟的,依然可以央请他们顺带一些本地没有的东西。张六艺和朝二哥既是邻居又是搭手,春上经常带些女人用的东西,入了秋便把石桥的那片枣林的果实送到各地,有鲜的,有干的,还有干蒸熟透了的。每到此时,乡邻们总是开着玩笑的说枣兄枣弟出门去。

    今年的收成比往年要好的很多,不仅男人们出去能混到银子,而且家里的几亩地能产出好的收成,让人也是羡慕不已。可这年月好风景不耐长,只能是紧扒的过日子,切不可大手大脚。又有一趟出远门的机会,马巡城对着两个快手说道:“听说外面不太平,这又马上到了年关,身上少带点银两,注意安全早点回家。把身上扎实好点,能带点儿兵器就带点,最好还是要藏着,防止万一。”马巡城唠唠叨叨说了半天,拍着马屁股并敦促着这两个快手。“好勒,咱听马爷的吩咐。”两人说说笑笑,骑着驿马一拍即走。看着这光景,驿站的管事张大彪拿着茶杯忙上前对马爷问道:“怎么了?怎么今儿变得唠叨起来?”“ 你经常在家坐着,不知道,我听到耳报说是涉远的西北两县都闹起了不同匪荒和灾荒,不小勒!”“真有这事儿,那我得跟县太爷说一下,通报,通报;防着万一啊!”“那倒是,如今这天儿一处难,哪儿都难,犹如揭不开锅的贫家过日子,一碗米能愁死人哪!”马爷说着低着头自竟走开。


    本章未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