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朝元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第一三六四章 年终忙碌27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最新网址:m.qianyege.com(千夜阁)

    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俗风情最浓厚的节日,馒头则在这个盛大的节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户山地区,每到过年时,家家都要蒸饽饽(或枣饽饽),用于年三十那天接神上供、供奉祖先和天地诸神所用,一般是五个大饽饽叠放,下面三个上面两个,最上面那个必须为枣饽饽,从年三十供奉至初三撤供,院子里和堂屋的供桌上要各供奉两摞。当然,也有供奉至年初一就撤供的,也有每个供桌上供奉三摞的,各家各户都不一样。这在户山地区也有一个说法,叫“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八里改规矩”,意思就是“一家头顶有一个天,一家有一家的规矩”,其他人也无权干涉。

    除此之外,还要蒸各种造型的小饽饽,摆放在屋内的不同地方。如“圣虫”饽饽,要放在面缸里,寓意连年有余。户山地区所谓“圣虫”,或称“神虫”,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吉祥物。其造型有两种,一类似盘起来的蛇,另一类似直立的刺猬。蛇俗称为“小龙”,是自古至今被神化和崇拜的动物之一;刺猬也是一种吉祥物,民间认为它是财富的象征。户山地区的“圣虫”要做成公母,公的用剪刀剪出鳞片,母的用筷子压上小圆圈,花椒籽当眼睛,剪上嘴巴,公的咬上钱,母的咬上枣。圣虫要放在米面缸、钱柜和衣橱里,祈求财物增多,使用不尽。其他的诸如“猪头”饽饽放在锅台上,寓意吉祥富足。“葫芦”饽饽则放在窗台上,寓意家宅平安,人畜两旺。这是因为民间视葫芦为求吉护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俗信葫芦可尽收天地间的邪气。

    2.

    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民俗规矩,“馒头”在春节期间便人们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身份,因此,户山地区的老百姓把过年蒸馒头也看成是一种既重要又隆重和神圣的仪式。

    按照户山地区的老习俗,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忙活准备过年的主食了,每家都要蒸上几锅大饽饽,过年蒸饽饽有“蒸蒸日上”的寓意,意为日子蒸蒸日上,吉祥幸福。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在过年之前除了要蒸上两锅馒头之外,还要用面模印制形色各异的面卡。面模图形是百姓喜闻乐见、最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通过面形来寄寓祈吉呈祥、福善嘉庆之愿望和理想,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目的。例如面模中的“磬”,本身可兆祥瑞,意为普天同庆;“蝙蝠”,成了运气、幸福和吉祥的象征;“双鱼”,则表示连年有余之意。反正不管怎么做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讨吉和讨喜,馒头这个日常主食已经在普天同庆的节日里寄托了人们太多的希望和期盼。

    本章已完(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