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476、施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最新网址:m.qianyege.com(千夜阁)

    徐小乐这数月的江湖游历,争强好胜之心淡去许多,见董壮士果然有几把刷子,就退后两步,看他施针。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董壮士取了两支毫针,衔在口中,掀开孙公子的被子,解开小衣,捻了一针,直接从喉结下的胸骨上窝——天突穴刺入。这地方也算是人身要害,猛然见到有人拿着针就往里刺,两个老仆都吓得不敢说话。

    孙公子也是有些恐惧,身体一紧。

    “疼不疼?”董壮士虽然生得人高马大,说话倒是非常和气。

    孙公子不敢摇头,只是尽量压着嗓子道:“不疼……毫无感觉。”

    徐小乐微微颌首,这壮士入针手法高明,看起来就像是放进去的,这必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手感。

    董壮士捻了另一支毫针在手,取了锁骨下的中府穴,凝神静气,看似随意地刺了进去。然后又从针包中取了针,继续施针,道:“这是小问题,很快就好了。”

    针灸大夫不像大方科大夫那么受人尊敬,但是小乐岂是那种俗人?只要能治病,就连推拿他都不介意,何况针灸。眼看这位董壮士两三针下去,孙公子就不咳了,他自然想一探其中奥妙。

    “人说针灸乃是医之捷径,果然见效飞速。”徐小乐啧啧赞叹。

    董壮士一边入针,一边道:“你让开些,别碰到针。”

    徐小乐已经都挨着董壮士了,毫不介意道:“内经所谓‘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当是此说。”

    董壮士见徐小乐能引内经原文,知道这不是个只会背两个方子的走方郎中,脸色温和了许多,道:“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徐小乐道:“哦哦,难怪都是取的肺经。”

    董壮士侧目:“你读过《针经》?”

    “《灵枢》《素问》乃百医之源,焉能不读。”徐小乐又道:“《经脉》乃是循经辨证的根本,焉能不熟。”

    董壮士施完针,道:“那是自然。可惜我家传的《针经》不全。”

    徐小乐正好奇地用掌心劳宫穴去感应毫针针尾。董壮士正要阻止徐小乐,就听徐小乐道:“缺哪些?我抄给你呀。”

    董壮士的这只手,硬生生悬在空中,没有碰到徐小乐。

    徐小乐道:“我背得下来的,回头你说说缺哪几篇,我默写给你。”《针经》与《灵枢》同书而异名,徐小乐自然是能背的。

    董壮士将信将疑:“寒家传的《针经》到《经水》一篇便只有篇名了。”

    徐小乐一愣:“那你家就没传多少啊。”他有些后悔答应帮董壮士补全《灵枢》。《灵枢》全本八十一篇,《经水篇》是第十二篇,后面还有六十多篇呢。

    董壮士江湖漂荡几十年,见过太多吹牛皮了。他道:“我常常看着《经水》篇名,想知道它讲的什么……”这就是想掂量一下徐小乐的斤两,看看到底是肚子里有点货,还是信口说大话。

    本章已完(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