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周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第二十四章 盐铁之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qianyege.com(千夜阁)
    几人不再议朝廷之事,把心思放在虎威军上。赵武问:“这几日三不管的乡宁有何趣事?”杨吾笑道:“趣事没有,怪事倒有一桩,近来昌宁粮价、盐价上涨,百姓叫苦不迭。”

    “哦?莫不是军寨在此地籴买粮盐了?”赵武诧异的问。

    “依小将军吩咐,军寨并未在此地采买。”杨吾苦笑道:“怪就怪在这里,几家屯粮大户见军寨人马众多,料定粮价会涨,惜粜之心日盛,等军寨前去籴粮,待价而沽。”

    “隆盛久货栈可曾粜与百姓米粮?”

    “日日有粜,但籴粮者日增,疑是屯粮大户暗中使人籴粮,囤积居奇。”

    “奸商可恶!就不怕本军强征了他?”赵武皱眉,略加思虑,徐徐出了一口气,叹道:“唉!却是不能开这个先例。”又一转念,说:“老总管可暗中散布本军即将南归的消息,使其心慌,待其抛售,由隆盛久货栈趁机压价籴入,日后慢慢粜与百姓,平抑粮价。”

    杨吾呵呵笑道:“如此甚好!却要调动人马,造成南归假象,迷惑之。”

    “对!”赵武又问:“盐价却是为何上涨?”

    “自州府县衙南奔后,官盐皆无,私盐泛滥,盐价猛跌,百姓倒是乐享其成,但却只有~¤,..土盐,粒粗味苦,食用尚可,却不能擦牙。医药监擦洗伤口也要好盐,士卒的药袋也须备好盐,这乡宁的盐原本皆来自解州,却不知为何解州的盐枭和盐呆子不来此处贩卖。故而细盐价却是上涨。加之日后铁匠寨淬火用和铜钱监矿石的蒸烧、去渣物都要用许多盐,若是在此地籴买必会造成土盐价涨。”

    “解州的隆盛久货栈没贩运回解盐么?”

    “解州的隆盛久货栈倒运回一车解盐,皆被军寨用了。”杨吾掐算着时日,说:“算算第二次贩运,也早该到了。却不知为何晚了?”解州隆盛久货栈的伙计折返时,老总管便告知军寨急需解盐,理应从速运回,且谍者亦无任何消息传回,看来是出什么意外了。

    赵武想了想,范鹤鸣曾说过此地,看来是要走一遭了。“老总管备好骡马太平车,稍待几日,赵武带人马去取之,只是路途如何走才好?”范子虚曾说要四百二十里,是从昌宁出发,东出佛儿崖,走太平过绛州,穿闻喜到安邑。路途遥远,且金兵在襄陵失了兵马,定会有细作谍者出没,东出佛儿崖山口走官道不稳妥。若是按解州的谍者的描画,走昌宁,经圪丁石出马璧峪过稷山,可直奔安邑。顺道看看南出乡宁的道路地势如何,为日后早作谋划。赵武看着舆图监的士卒和虎骑哨掌管舆图的骑兵们忙着搭建军寨至垣曲的沙盘,决定南出马璧峪,也好顺便将沙盘舆图测绘好。

    “为何不见马元晨?”赵武看着李肃问道。

    “他在碾东岭收编贼寇降卒。几天里劝降了三股贼寇,倒也收得百余人,今天便能赶回来。”李肃答道。

    “小将军,还有一事,老军不知该如何是好。前几日,沙王沟一铁矿窑主找上隆盛久货栈说项,要将铁矿窑货与之,议价一千贯,估摸年产矿石四万斤,可得生铁一万四千余斤,市价三十文一斤,便是四百二十贯,若皆货与卖家可获利二百贯。等同买五年的生铁。”

    “好啊!可以买下,以保军寨所需。哦!看来商贾大户们对本军是否常驻这乡宁山里还有疑虑,该如何安其心,还劳烦老总管费神。眼下如有货出铁、石炭矿窑,田地的,可着人劝说,消其虑,若其执意坚售,可着隆盛久囊之,以安他人之心;对左右彷徨者,抑或参股其中,固其根本。总不能将乡宁的矿窑,田地皆买下来吧?一则军寨可没那么多银钱,士卒日见增多,衣着,兵器所需大增,军寨仅有的银钱松松手便没了。二来民事不可缓也,需要商贾大户们往来通商,供给民户之需,以利百姓。无商则不通,无商则不活嘛!三者亚圣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商贾大户们若能安居于此,则通商便利;通商便利,则商贾云集;商贾云集,则平民便有生计,才能安居乐业。”

    赵武看着杨吾,在想似乎还有什么事情到了亟待解决不可的地步。斟酌良久,说:“还有铁料、矿石许进不许出。要严控铁料、矿石的外流,把能控制的矿窑都控制住,以防敌方大肆收购,扰乱地方铁价。对来乡宁籴买铁料、矿石的商贾要暗中监视,有异常举动者,追其踪,摸其巢,探其究竟。凡具敌意者,立断其根,以绝后患。”

    “小将军可是要派士卒掌控?”杨吾问道。

    “不可!要掌控铁价,吸其流入,不使流出。”赵武不想采取强硬手段,徒伤商贾之心,误了利市大计。“铁料的使用,要多使生铁销拍成鑐铁以供工匠打造器具,经久耐用,减少损耗。亦可吸纳劳力,厚民生计。”

    “市肆上的石炭价可还平稳?”赵武想了想,又问。


    本章未完(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